被DDos后被迫了解DDos特辑
## DDos起因 一种服务需要面向大众就需要提供用户访问接口,这些接口恰恰就给了黑客有可乘之机,如:可以利用TCP/IP协议握手缺陷消耗服务端的链接资源,可以利用UDP协议无状态的机制伪造大量的UDP数据包阻塞通信信道……可以说,互联网的世界自诞生之日起就不缺乏被DDoS利用的攻击点,从TCP/IP协议机制到CC、DNS、NTP反射类攻击,更有甚者利用各种应用漏洞发起更高级更精确的攻击。 ## DDos的分类 从DDoS的危害性攻击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将DDoS攻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 资源消耗类攻击 资源消耗类是比较典型的DDoS攻击,最具代表性的包括:Syn Flood、Ack Flood、UDP Flood。这类攻击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大量请求消耗正常的带宽和协议栈处理资源的能力,从而达到服务端无法正常工作的目的。 ### 服务消耗性攻击 相比资源消耗类攻击,服务消耗类攻击不需要太大的流量,它主要是针对服务的特点进行精确定点打击,如web的CC,数据服务的检索,文件服务的下载等。这类攻击往往不是为了拥塞流量通道或协议处理通道,它们是让服务端始终处理高消耗型的业务的忙碌状态,进而无法对正常业务进行响应,详细示意图如下: 

简单来说一句话:不用技术,专为xxs制作
不同于其他恶意篡改数据或劫持类攻击,DDoS简单粗暴,可以达到`直接摧毁目标的目的`。另外,相对其他攻击手段DDoS的技术要求和发动攻击的成本很低,只需要购买部分服务器权限或控制一批肉鸡即可,而且攻击相应速度很快,攻击效果可视。 另一方面,DDoS具有`攻击易防守难`的特征,服务提供商为了保证正常客户的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才能和攻击发起方进行对抗。
这些特点使得DDoS成为黑客们手中的一把很好使的利剑,而且所向霹雳。
从另一个方面看,DDoS虽然可以侵蚀带宽或资源,迫使服务中断,但这远远不是黑客的正真目的。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DDoS只是黑客手中的一枚核武器,他们的目的要么是敲诈勒索、要么是商业竞争、要么是要表达政治立场。在这种黑色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并对攻击手段进行改进升级,致使DDoS在互联网行业愈演愈烈,并成为全球范围内`无法攻克`的一个顽疾。 ## 保护策略 DDoS的防护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基于资源较量和规则过滤的智能化系统,主要的防御手段和策略包括: ### 资源隔离 资源隔离可以看作是用户服务的一堵防护盾,这套防护系统拥有无比强大的数据和流量处理能力,为用户过滤异常的流量和请求。如:针对Syn Flood,防护盾会响应Syn Cookie或Syn Reset认证,通过对数据源的认证,过滤伪造源数据包或发功攻击的攻击,保护服务端不受恶意连接的侵蚀。资源隔离系统主要针对ISO模型的第三层和第四层进行防护。资源隔离示意图如下: 

